学术交流

十大案件之“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案:“令”行禁止 还“静”于民

2023-02-10 16:35:21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点击:5118

2023年1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评选结果揭晓。综合网民投票结果,经专家委员会评选,“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案入选十大案件。

本案为全国首份“噪声扰民”诉前禁止令,人民法院通过及时制止紧迫的噪声环境侵权行为,守护老百姓在宁静环境中生活的权利。2018年,家住广州的王先生一家遭遇了这样的烦心事,邻居家里每天都会有噪声传出,而且会循环播放近十个小时。

为了让一楼的李先生停止“噪声扰民”,王先生和邻居们也曾向相关部门求助,但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忍无可忍的情况下,2022年4月13日,王先生向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提交了一份诉前禁止令申请。

2022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开始施行,该规定对生态环境侵权禁止令相关细节予以明确,为法院发出噪声环境侵权诉前禁止令提供了操作指引。

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生态城人民法庭副庭长 董广绪:(适用诉前禁止令)它的要求就是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在起诉之前,如果有一个行为正在进行,或者是即将进行,不及时地制止,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的情况下,就可以申请。

为了详细了解申请人王先生所反映的情况,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办案法官和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王先生所在的小区进行调查。

法院经审查认为,涉案噪声已经严重影响王先生一家的日常生活,如不及时制止,将使王先生及其家人的权益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据此,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于2022年4月14日作出裁定,并发出禁止令。4月15日,被申请人李先生签收了民事裁定书及禁止令,他拆除了录音播放设备,并承诺不会再制造噪声扰民。

法律专家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自2022年年初开始施行,这是对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延伸和发展,其规定的禁止令行为保全,为噪声污染受害者提示了新的解决途径。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如果没有禁止令的情况之下,往往是需要到相关的部门去投诉,并且如果到法院起诉的话,需要拿到判决以后才能够制止这种侵害。但是现在有了诉前禁令或者诉中禁令,就能更好地尽快地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第二个在环境保护领域,这种诉前禁令的意义特别巨大,因为有了这种诉前禁令,可以最快速度的去制止这种侵权侵害环境的行为。

如何还静于民,让百姓享有和谐安宁的生活,日益完善的法律制度将会筑起坚固的保障。2022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它重新界定了噪声污染内涵,在“超标+扰民”的基础上,将“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也界定为噪声污染,纳入了法律的调整范围。这意味着,新法实施后,行政机关也可以对没有达到噪声排放标准但实际产生了负面影响的噪声污染行为实施处罚。

专家案评团认为:

“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案,推动了新时代法治进程,“令”行禁止 还“静”于民!